制作烤鴨要想選擇好的原料,即高品質的鴨,首先要了解到鴨的行為習性,然后進行飼養,這樣才能有好的效果,下面由烤鴨加盟行業對鴨的行為習性作出的總結。
(1)喜水性。鴨屬水禽,喜歡在水中覓食、嬉戲和求偶交配。鴨的照、趾、蹼組織致密、堅厚,在陸地上每分鐘行走45~50米,在水中每分鐘可游50~60米。只有在休息和產蛋的時候,才回到陸地上。因此,寬闊的水域、良好的水源是飼養鴨的重要環境條件之一。
(2)合群性。鴨在野生情況下,天性喜群居和成群飛行,此種本性馴養之后仍不改變。家鴨表現出很強的合群性。經過訓練的鴨在放牧條件下可以成群遠行數里而不紊亂。如有鴨離群,則會高聲嗚叫,一旦得到同伴的應和,孤鴨會尋聲歸群。這種合群性使鴨適于大群放牧飼養和舍飼,管理也較容易。
(3)喜雜食,覓食力強。鴨可利用的飼料品種比其他家禽廣,覓食力強,能采食各種精、粗飼料和青綠飼料,昆蟲、蚯蚓、魚、蝦、螺等也可以作為飼料,還善于覓食水生植物及浮游生物。
(4)反應靈敏。鴨對外界變化反應速度快,容易接受訓練和調教。但鴨性急、膽小,易受驚而高聲嗚叫,導致互相擠壓。
(5)無就巢性。鴨經過長期人工選育,已經喪失了抱孵的本能(番鴨除外),這樣就增加了產蛋的時間,而孵化和育雛則需要人工進行。
(6)具夜間產蛋性。禽類大多數都是白天產蛋,而母鴨是夜間產蛋,這一特性為蛋鴨的白天放牧提供了方便。夜間鴨一般不在產蛋窩內休息,僅在產蛋前半小時左右才進入產蛋窩,產后稍歇即離去,戀蛋性很弱。鴨產蛋一般集中在夜間12點至凌晨3點,若多數窩被占用,有些鴨就把蛋產于地上。因此,鴨舍內窩位要足,墊草要勤換。
(7)生活的節律性。鴨具有良好的條件反射能力,活動表現出規律性。如在放牧飼養時,一天中的放牧、收牧、交配、采食、洗羽、休息、產蛋都有固定的場所和時間,而且每只鴨的這種生活節奏一經形成不易改變。這樣鴨子才適合制作烤鴨。烤鴨加盟行業講述到,如原來的產蛋窩被移動后,鴨會拒絕產蛋或隨地產蛋。因此,一經制定的操作管理日程不要輕易改變。 |